為什麼我們常常覺得存錢好難,但貸款買東西卻好像很容易?明明都是花錢,為什麼感覺差這麼多?難道是錢自己長腳跑走了嗎?
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一個很有趣的現象:為什麼我們常常覺得存錢好難,但貸款買東西卻好像很容易?明明都是花錢,為什麼感覺差這麼多?難道是錢自己長腳跑走了嗎?
其實,這背後藏著一些有趣的心理學小秘密,今天就讓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,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會這樣運作,以及如何破解這些消費迷思!
你有沒有這種感覺,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立刻擁有?這其實很正常啦!因為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比較喜歡「現在」的快樂,對於「未來」的好處,總是覺得有點遙遠。就像減肥一樣,誰都知道少吃多運動會瘦,但美食當前,誰能忍住不吃一口呢?
貸款就像是哆啦A夢的時光機,把未來的東西現在就給你!想買新手機?沒問題,貸款分期付款,這個月就能拿到!這種「先享受,後付款」的模式,讓我們暫時忘記了還錢的壓力,只記得擁有的快樂。
我們的大腦很聰明,會把錢分到不同的「小金庫」裡,像是「吃飯錢」、「娛樂費」、「旅遊基金」等等。當我們想貸款買東西時,可能會覺得這筆錢是花在「犒賞自己」或「提升生活品質」上,所以花起來比較心安理得。但如果要把同樣的錢存到「儲蓄」的小金庫,就會覺得好像犧牲了現在的快樂,有點捨不得。
你有沒有發現,廣告很喜歡用「每月只要 XXXX 元」來吸引你?這就是一種心理學技巧!他們把總價拆成小小的月付金額,讓你覺得負擔很輕。但如果直接跟你說「這台電視要 XX 萬元」,你可能就會嚇得倒退三步了!
你有沒有看過身邊的朋友買了新車、名牌包,然後自己也開始心癢癢?這就是「從眾效應」在作祟!我們會不自覺地模仿別人的行為,尤其是在消費方面。看到大家都買,就會覺得自己也應該擁有,不然就好像跟不上潮流了。
除了上面說的,還有一些小魔鬼也會影響我們的消費決策喔!
了解了這些心理學小秘密,我們就能更聰明地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!以下是一些小撇步,分享給大家:
存錢不是要讓你變成苦行僧,而是要讓你更有安全感,更有能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!下次在花錢之前,不妨先停下來想一想,這個東西真的是「需要」還是「想要」? 掌握自己的消費習慣,你也能成為存錢高手! 我們一起加油吧!